在產業結構發展中,無論是商業模式、市場通路、產品服務、經驗等產業鏈中的任一環節,都有未能被滿足之處,能突破滿足點,就是創新之所在。尋找出可能改善,或更趨於符合需求的方案,在App的新創意、新樣貌、新商業模式及新族群等四大面向,激盪出完美APP 大未來之Model。

Q:什麼樣的故事題材,或內容與用途,可以吸引百萬人次下載使用?

 ■ 飽足感-隨身營養師

精緻的飲食是現代社會的一大特色,加上各種便利的辦公、學習和休閒設備的舒適設計,體重過重的問題一路從成年人向下延伸到學童、幼童身上,成為一種不健康的社會流行疾病。

如何抵抗「嘴饞」,滿足「飽足感」,隨時達到適量健康的食物攝取標準?我們無法隨時有專業營養師隨侍在側,提醒正確的攝食之道,但透過ICT與雲端運算等技術,透過行動裝置拍攝食物的方式,提供辨識、計算熱量等營養素,提醒使用者當天的攝取狀況、應增減的成分等。未來若加入物聯網廣告系統,還可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健康膳食的促銷活動;乃至以照相偵測方式提供使用者的體重、體脂數據。希望未來的ICT裝置,還能提供某種電磁波或超音波來營造飽足感,取代過量的攝食,必定是普受歡迎的App產品。

自動試衣與試妝-買定離手不後悔

愛美是每個人的天性,如何有效率地選對適合的衣物與裝扮,是大家都希望的。無論是到衣飾店選購衣物,或是為了變換心情而換髮型,都要花時間及精心挑選。頭痛的是,精挑細選的最後「成果」,常常還是令自己大失所望。

其實,透過擴增實境、虛擬實境等技術,以電子軟體進行試衣、試妝,已成為可能的方式;加上體感偵測技術,各種衣飾、髮型和妝款,都能在試衣鏡和試妝鏡裡生動展現,使用者不必真的穿戴衣妝,衣襬也能隨著身形的移動,搖曳生姿。有了這種裝置,包準可以換到滿意為止,大大降低無效採購和過度採購的機率。據提出此構想的男性SIG成員表示,如此一來,家裡老婆大人的衣櫃,衣滿為患的情況可望大幅改善哪……

■垃圾自動分類辨識-垃圾分類變好玩

自從台北市、新北市實行垃圾隨袋徵收後,好處是大家更願意作資源垃圾回收分類,但垃圾分類的細節,常造成不小的困擾。如果有個App提供自動辨識功能,甚至加入一些相關的互動小遊戲,或許就能讓心情煩躁的人們在為環境保護盡些心力的同時,獲得紓壓的效果。

類似的裝置,其實也可以簡單應用在各種食物的過期監控。如掃瞄包裝條碼或以聲音輸入保存期限等方式,App就能透過電子裝置隨時提醒使用者,哪些食物即將到期或已經過期,應該優先食用或清理。對繁忙的現代人來說,這種功能真的很貼心;許多家庭往往到了要換冰箱或搬家時才發現,很多食物已經化成「一灘屍水」或「一堆化石」,有了這種服務,就可以避免這種不健康又浪費電的情況囉。

Q App只能用在手機和平板?未來可能延伸到哪些新的應用領域,以什麼樣的型態呈現?

■ 
隨著時代的進步,書寫工具從毛筆、鉛筆、鋼筆一路演進,然而,未來的新時代,筆還會停留在單純的書寫畫畫功能嗎?

現在日本有一種具有記錄功能的神奇筆,可以將書寫在特製紙張上的文字或圖畫,複製到電腦裡,轉化為數位化資訊,箇中關鍵魔力就在筆頭有如照相機般的小點裝置,未來如果App也能擴大筆的功能,變成全功能性辦公商務用品,對商務人士是一大福音。

拿著一枝筆,不用搖晃筆桿就能做記錄,也能抓想要抓的圖片,可以掃描、可以做簡報投影,也能上網抓訊息,因為便利性夠,還可以與手機連接,收發email輕鬆搞定,更重要的是,多功用途筆十分輕巧,可以擺在上衣口袋,女生也可以擺在隨身公事包,一筆在手,商務功能應用無窮。

■名片 一張生日賀卡、一張結婚紀念卡、一張宴會邀請卡,全由空白卡片開始,現代人的社交活動是由一張卡片串起來。卡片最原始傳統的功能就是在溝通,隨著時代的進步,卡片的進化速度十分快,從紙張的卡片進展到塑膠貨幣卡片,乃至於從實體卡片進展到虛擬卡片,未來卡片是否會因App 而呈現不同風貌?

商業人士隨身攜帶的名片,如果能夠從傳遞個人訊息兼具到廣告宣傳功能,一張小小的名片即可發揮「我就是媒體!」的效果。
一般商業廣告從平面的廣告欄,印刷傳單,到傳統媒體介的廣播,電影和電視廣告,網路蓬勃發展後也出現網頁彈出式廣告及eDM電子信,廣告主願意付錢宣傳企業暨其商品,如果自家名片因App而多附加廣告功能,對名片持有者及企業主都是樂於採用新商業廣告模式。

■ 鏡子 由於鏡子具有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的特質,讓鏡子脫離單純直接反射照鏡功能,讓生活更加便利,成為各方逕相發想設計的方向,與會的SIG成員表示,如果,有一款鏡子是呈現左右相反的,也就是說,你看到鏡子中的你,是別人看到你的樣子,注重儀容者可以更全面性檢視自己的儀容,更妙的是,這個鏡子裡面還隱藏一個數字鬧鐘,透過特定角度,鏡子就變成時鐘,花少少的錢就有一堆功能,家中勢必能釋放更多活動空間。

也就是說,鏡子不再是單純的鏡子,而且,鏡子平滑、反光的功能,能夠充分展現;App所開發的功能能夠應用在鏡子上,而不限於在手機及平板電腦這類型商品載具,像冰箱、杯子、放大鏡這類具有鏡子特質者,也能做類似載具功能的開發,其隨手可得的載具特色,對使用者是一大福音。

mza_1447244179686858035_480x480-75

 眼鏡 絕大部分眼鏡的功能原本是看遠看近調整視力,但是,有更多的人期待眼鏡有更多的功能,比如說,帶有偷窺效果的透視眼鏡,在特定市場即是熱賣品,現代的社會戴眼鏡的人愈來愈多,年輕人戴近視眼鏡,銀髮族戴老花眼鏡,也因此,誰有本事及早搶進App眼鏡載具市場,能夠把眼鏡功能擴充至無限,就代表商機無窮。

與會的SIG成員表示,如果有一款眼鏡能夠具備多國語言翻譯機功能,相信很多人都會掏腰包花錢購買,出國旅遊靠著一副眼鏡就能走遍天下;還有,現在人常常目不轉睛盯著電腦看,如果有一款眼鏡是盯螢幕一段期間就會變朦朧看不到,相信這也是很多人都會想要擁有的眼鏡。更妙的是,如果有一款眼鏡能夠滴上幾滴液體,眼前的字體可以放大,對於銀髮族或是特定職業者也是一大福音。

Q 未來App將如何衝擊商業應用領域?錢從哪裡來?

■ 廣告主付費

APP大多數的功能為使用者的資訊查詢,以專營團購資訊提供者的五折日報來看,創造8萬多的下載量,若能配合小額付款機制、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又稱適地性服務)及團購服務,主動提供商家資訊,銷定特定族群,讓消費者在App上得到「俗擱大碗」的資訊,在所在地立即看、並下單立即付款交易,後端絕對可以收到廣告主的錢。

此外,也可以透過App最大比重的遊戲行銷方式,藉由遊戲緊密結合商店及社群度黏稠度,建立會員的忠誠度。廠商透過遊戲與使用者對話,對使用者而言,玩遊戲免費,還能拿贈品、換金幣,或是透過虛擬平台的集點方式,集到多少點,就可以到便利商店換贈品,虛實結合的整合方式,達到行銷的最大效益。如Fashion story遊戲,是少女喜歡玩的平台,時尚服飾業者可以與遊戲廠商結合,共創品牌加值效益。

 平台業者付費

為了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大部分平台業者都願意購買App內容服務,以提升價值。但平台業者的定義不僅限於電信業者,應可以擴及device及Google等大型軟體服務商。以i168或iBus的全省交通資訊服務而言,由宏達電出錢,放在Android平台上,免費供使用者下載。藉此鼓勵使用者多使用平台,創造下載量。

另外,平台業者最重視資訊安全問題,一旦資訊安全出現重大漏洞,攸關平台的生存,因此,資安App絕對是重大需求,包括Google、Amazon、Yahoo!奇摩等國內外大型平台業者都一定會買單。

還有特定主題的平台業者,如Social APP上若有特定族群或一定流量的優勢,自然會有平台業者願意付錢導流量。值得關注的商業模式是,現階段已有平台業者作資源交換互相導流量,在不必付錢的情況下,彼此成為對方的Media。

 第三方付費

第三方的定義非常廣,包括政府、法人和企業等,與錢最直接相關的就是銀行業者。目前手機金流的手續費高達12%,是相當沉重的負擔,現在有銀行出錢,成立銀行專屬的App,國外也有銀行App提供客戶財富管理的規畫,包括資產負債、帳戶及理財建議等。
再如保險公司付費開發車用保全的App,裝設在車上,以降低失竊率的發生,間接減少保險公司的損失。

除了金融業外,政府及公司也可能成為App最大的出資者。政府有很多公共服務,如交通資訊服務、稅務及公共資費服務等,都可以有免費的App供民眾下載,透過政府標案,成為最大的第三方付款市場。

在企業方面,為了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提供行動資訊給員工,如研究機構的分析師每天要大量閱讀國內外財金資訊,企業可以出資購買財金資訊App或行動App,都是值得開發的潛力市場。

使用者付費

雖說目前不管App store或是Android Market上都有相當高的比重是免費App,但不代表App就都收不到錢,只要提供客製化、量身訂作的App,讓使用者認為非要不可,或是價值很高的App,使用者就願意掏出荷包來付費購買。

如交通資訊或餐飲服務的App,在特定時間就一定需要,提供即時、便利,並且經過過濾、精選過的「報馬仔包」,對消費者的價值很高,讓容易付費。

App也可以做到個人化服務,除了即時資訊外,還包括深度資訊,如透過個人化的App互動,可以提供心靈諮詢、減肥等服務,甚至於可以推出瑜伽App,先徵詢了解個人的體能體態狀況,依個人情況不同安排不同的排程,甚至將動作一一分解在App上教導,這些都是針對個人量身訂製的App,在「一個人的經濟」 熱潮持續發酵情況下,個人減肥食譜、卡路里計算等符合個人迫切需求的App,都是很好的App商機。

■ 免費

App免費下載對使用者而言,樂於提高使用頻率,客戶「黏著度高」,對於新創公司而言,因免費所導入的流量可以成為強大的User base(使用者基礎),作為開發商向第三方、甚至第四方收費的獲利模式。

在「免費經濟」的思維裡,賣方依然提供商品給買方,但商品的定價是「零」,買方不需支付任何金錢就能擁有商品,賣方卻保有獲利的空間,關鍵在於:在任何一筆免費交易中,可能會存在另一名賣方,透過另一項「服務」向買方收取費用,再與原有賣方共享;也可能存在另一項搭配的商品或服務,透過產品組合設計或行銷手法,吸引消費者付費使用。

在App經濟圈中,下載App不用錢、登廣告未來可能也不用錢,類似租售屋網站奇集集的作法,形成廣告市集,聚人氣。未來也可以用勞務或時間來交換支付App下載費。

Q Value Chain來看,未來哪些領域的人會受到App的影響?或是加入App產業的行列?

■ 創作風潮興起素人與職人出頭天

在App熱潮興起的同時,也帶動了社會上素人(俗稱業餘者)和職人(俗稱達人或專家)的創作風,各式的小遊戲、電子書爆發式地湧入市場。這種現象代表了App的迅速發展,提供給素人族群一個能發揮的創作平台,素人也能一夕成明星。

現今的各種App載具,都是可移動、隨時隨地連網的裝置,每分每秒,在全球各地的使用者都能下載App。但這種方便和迅速其實是雙面刃。有本事的素人,只要找對合適的竄出點,就會引發大量下載,吸引消費者奉度使用。但只要不合脾胃,就會被消費者直接秒殺,將這App踢出裝置,再也沒有挽回的機會。

在如此激烈競爭當中,將形成一個消費者競擇的自動淘汰退場機制,在各領域的大量素人當中淘選出功力高強的少數職人。

■ 化腐朽為神奇百萬下載經紀人

目前在App Store上可下載App數量已近40萬個,Android也有29萬個。在素人形成職人的過程當中,將衍生出「好料在哪裡?」的市場需求,因此會造就出另一批具有獨到眼光的專業「明星」。由於這些專家分布於各行各業,可能是「經紀人」/「星探」(娛樂影視界)、或是「編輯」(出版界)、「製作人」(音樂界)等,但他們將是引動下一波市場風潮的重要關鍵人物,就像是演藝圈的張小燕、王偉忠一樣。

當App成為主流時,App產業同樣需要這類同時具有「挖掘」和「包裝」能力的專業經紀人。他們能夠創造出類似超級星光大道的熱門App競賽或評比平台,提供素人出頭的管道,並且像挖礦一般地在數十萬個App中找出未經雕琢的璞玉(App創作素人),再以強大的包裝能力行銷他們,塑造出能夠產生百萬下載的App明星。

 ■確保大家都能分到羹 公正的金融交易機構

在App市場開始活絡之際,每個人都分一杯羹;在市集中將會產生大量的交易往來,因應而生的利潤分享機制也紛紛出籠,以配合創作者、經紀人、交易平台業者和電信商等產業鏈中不同角色的拆帳或利潤分享的需求。

規模大的企業(如美國奇異電子GE等)有機會形成自有的獨立App市場體系,為了綁住App創作者或經營者,它們開發自有交易平台及金流,形成類似現今線上遊戲點數的封閉式貨幣機制。

為確保產業鏈上下游業者都能確實了解交易的進行及結果,以及利潤數字及分配比例的正確度,公正的金融交易機構或企業內金融交易平台就扮演了市場中介者的重要角色。這些機構將以其公信力,透過詳實的紀錄和稽核能力,證明所有交易與金錢的流通無誤。

■ 運將也瘋狂小黃服務大進化

App只能影響網路和行動相關產業?傳統產業請人寫個App丟上線上商店讓人下載就算是提供行動服務?那應該就太小看App的能耐及它的影響力了。

以計程車而言,最傳統的服務模式就是提供行人路邊攔車的單一車輛運輸服務。接著為了擴大服務領域,計程車組成車隊提供方便的聯合叫車接送服務,但仍然未脫離單純的載客、載貨運輸等範圍。

但在App問世之後,每個計程車司機就可以利用App來經營個人品牌,將之前辛苦載客所累積的客戶信用完全加以發揮。計程車司機可以開發出個人專用的App,利用它和所有搭載的客人聯繫關係。除了利用App讓客戶直接指定自己接送之外(不再透過車行尋找其他司機),也可以將App打造成全新的個人商店,銷售專屬於司機推薦的特惠產品或服務。平常司機和乘客在閒聊時所激盪出來的潛在需求,都可以透過App提供服務;像是為常出國卻又忘了保平安險的客戶在App上直接進行線上旅平險投保等。計程車將變成是新一代的個人商店實體行動載具,App則成為連結乘客和司機的重要橋樑。

■隨時隨地關注人與物資安新商機

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消費者與企業都利用個人電腦和筆記型電腦連上網際網路享受各式服務;到了2005年之後,更加入了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新型裝置。但隨著智慧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範圍日漸擴大,讓連上網路的不只是人,更有許多配有智慧型感測器的裝置,如書桌、電冰箱、數位連網電視(MOD)等。

而不論是人是物,都必須透過網路進行巨量的App資料傳遞,更加凸顯出資安的重要性。對資安業者而言,業務範圍將由伺服器、個人電腦和筆記型電腦等逐步跨入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但隨著能夠連上網路的「物品」和對應App不斷增加,衍生新需求。資安業者必須將資安功能擴展至所有可能環節,以確保消費者或企業的「人」和「物」的資料安全無虞,藉此也產生龐大無比的App資料保護商機。

資料來源:http://ideas.org.tw/magazine_article.php?f=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