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實體店家數量已大不如前,例如書店,即便還有些實體店面,大家也是去翻書,看到喜歡的再回家去亞馬遜或博客來買,甚至去買折扣更低的二手書。這種打定主意逛店比價,當場不消費,回家再上網購買的行為,因而出現了一個新名詞,稱為showrooming
showrooming-pic1Showrooming(先逛店後網購)的重點都集中在價格上,但「反向showrooming」的焦點是「發現」,而且其中潛藏著真正的機會。據我們的研究發現,30%的節假日消費者表示他們前往商店賣場之前通常會先在台式機或筆記本電腦里研究一下當前的代售商品。如果這個統計結果不夠具有說服力,那麼看下面這個:另外25%的消費者去實體店之前一定要在網上「就各個零售商店的產品及其價格進行比較」。

雖然消費者可能會逐漸依賴數字化,但是人們希望能夠在實體店中親眼看到並觸摸到產品的願望是不會消失殆盡的。數字化技術和工具或許能夠節約時間和成本,不過事實上,消費者90%的消費購物還是選擇到3到5英里的地方進行。

移動化交易能將顧客領入商店

手機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它相當於購物者的個人助理。從本質上說,這些個人助理——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承擔了消費者去實體店之前要在網上研究的負擔,使得他們可以更容易、更快捷、更高效地列出購物清單,找到優惠促銷、換購券,進而進行購買。

你看到下面的統計數據後,就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了。在受訪者中,有45%的消費者計劃使用他們的移動設備來進行與消費相關的比較、研究,還有54%的消費者甚至聲稱,在購物高峰期,移動設備上搜尋到的信息可以正確地引導他們在店內的購買決定。

這就是為什麼我強烈建議營銷人員不要局限在自己的銷售渠道,應當更多地採用移動營銷的方式。當然,這也不是一夜之間可以實現的。首先,零售商不得不改變思維方式,通過測試不同方法,在網上到實體店的整個購物過程中,找到能與消費者連結在一起的方法。想要將網購和手機購物轉變為實體店購物極有可能辦到的,而且確保銷量變得越來越重要。

行為勝過銷售渠道

我們生活在一個「永遠在線,彼此相連」的世界裡。在這裡,通過使用多樣化設備,我們可以在螢幕與數十個任務之間遊刃有餘地轉化。相比以前,我們也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購物過程,並且擁有更多的購物選擇。

在這個「多樣化」的世界裡,大量的電子郵件、網站、手機網站和應用程式、優惠券、季節性促銷以及社會消息通過各種渠道紛至沓來,這是常態,並非例外。繼而,這將曾經線性形狀的購買路徑重新構造為椒鹽卷餅的形狀,數字化與實體零售商兩大世界在這裡相互交織。

我建議移除對渠道的重視,相反,應當注重簡化消費者在每個接觸點和購買過程中每個階段的線上到線下體驗。零售商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線上與線下購物方式間的界限不僅變得模糊不清,甚至已經開始逐漸消逝。並且,隨之而至的是強烈的緊迫性。

當各大品牌試圖弄清楚全渠道溝通時,那些轉向綜合通信方式的零售商們必將一舉奪魁。

超越假期購物的深層分析

要明白,消費者想要的是:與預購產品相關的信息,直逼人心的價格,和在鄰里商店可以觸手可及的快感。對於零售商和品牌商,正式因為其實體零售的本質恰到好處地滿足了以上幾點,才擊敗了玩純粹威脅戰的Amazon。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挑戰是如何通過多樣化的接觸點和購買過程的各個階段來激活本地營銷。

本質在於,消費者沒有渠道策略,但掌握了一套購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