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pp逐漸深入人們的生活當中,想像各式各樣的App各司其職,提供不同機能的服務,如此一來,開發App的技術便成為iT人學習的必要了!如果現在問企業裏的IT人員:你覺得有必要學習網頁開發技術嗎?可能多數人的答案是會。若再問,你覺得有必要學習手機的App開發技術嗎?可能絕大多數人的答案是沒必要。

若有像Instagram一樣的機會,一個拍照分享的App才上架不到1年半,就能賣個10億美元的天價;Draw Something這個「我畫你猜」的App,才推出2個月,竟也賣了2億美元。IT人員能有這樣的機會,當然是二話不說立刻學App。但是,除非是自己要創業,不然在企業裏哪有這種機會?

現在這股App狂熱,很像當初Web 2.0創業潮一般,甚至比Web 2.0有過之而無不及;2006年,Google花了16億美元買下一整個YouTube影片分享網站,而今Facebook花10億美元,卻只買了Instagram這樣一個App。

App奇蹟可能會陸續冒出來,但若不創業,這又跟我何關,畢竟App還不是企業的主流價值。其實,就連網頁技術都不見得是臺灣企業的主流價值,尤其是臺灣以製造業居多,ERP才是製造業的主流價值,而未必是網頁技術,那就更不用說App了。

現在App在企業的雷達範圍外,那麼IT人員就可以不必關心App了嗎?倒也未必,變革說不定來得比預期快。

如果我們不把用App的目的當成是做大事情,而只是完成一個簡單的工作,那麼有沒有可能有一天,企業裏的許多服務,是由這些小小的App來完成的。

例如為了管理訪客,你或許可以開發一個App,搭配一臺平板電腦與無線印表機,就能完成訪客登記與列印訪客證。同樣的事情,若以現在的資訊系統來做,則是複雜許多。

又例如報帳申請,現在員工得先準備好發票等報帳文件,回到辦公室後再將資料逐一輸入系統,因為程序須分階段完成,很多人就會累積多次再一次處理,但也常常因此忘了報帳。在IBM,就有一位員工想出了一個好方法,他寫了一個手機的App,在與客戶用餐時,就先用手機拍下帳單,再對著手機說明報帳事由,包括報帳者所在的地點、帳單影像、事由說明等資料,就會立即傳至後端系統,當下就能完成報帳申請。

App是否有可能變成一個個工具程式,在企業的各個角落,在智慧型手機上、在平板電腦上,提供各式各樣的資訊服務?我問卡米爾資訊技術長邱泊寰這個問題,他從Palm PDA就開始開發行動應用,一路走來看盡12年的M化發展,他說,這不僅會在企業裏發生,在生活的各個面向也有這樣的趨勢。

邱泊寰跟我舉了一個汽車業正在思考的問題。汽車高度電子化之後,一臺車裏的螢幕越來越多,中控系統有個螢幕,導航裝置、倒車雷達、行車記錄器都有螢幕,甚至胎壓偵測器也有個小螢幕。這樣子發展下去也未免太多螢幕了吧,如果這些功能都有一個App,那麼所有資訊就能夠整合到同一個螢幕上──不論是手機或是平板。

生活中有App的智慧型裝置也越來越多,例如Jawbone這家公司推出的健康手環,它可以偵測人體移動,戴著手環睡覺,還可以記錄睡眠品質,平日則可記錄活動量,而這些資訊都由App來管理,成為個人健康管理平臺。

App緣自於智慧型手機,原本這只影響了手機使用者的個人生活習慣,然而當App進一步延伸至平板電腦之後,App的影響力就更大了。平板電腦在某些場合下已可取代個人電腦,例如美國行動支付公司Square提出的方案,在一臺iPad的耳機孔插上Square刷卡機,再搭配具有POS功能的App,連上Square的行動支付服務,店家就可以開門做生意了。

如此想像企業裏有各式各樣的App,各司其職,提供各種不同的服務,這一切似乎並非不可能。如果這一天有可能到來,那麼IT人就有必要學App。

 

文/吳其勳 (iThome電腦報總編輯) 2012-05-01吳其勳